- 12月3日國際身心障礙者日--多元參與,共融共好
- 【領用公告】提供有關機關申請領用經裁判確定之沒收銷毀扣押逾一公斤以上之毒品(112.05.24)
- 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桃園分會 公開甄選約聘職務代理人1名
- 1120512 民主根基不容蠹蝕 行賄當選不容獲利 本署對涉嫌賄選當選人所提當選無效訴訟2件勝訴
- 112年臨時人員(觀護佐理員)甄選結果公告
- 謝謝你,讓我看見希望的日光-桃檢辦理觀護佐理員教育訓練
- 【錄取公告】 本署辦理112年度大學校院在學學生實習觀護工作錄取名單
- 【面試公告】本署辦理112年度大學校院在學學生實習觀護工作面試名單公告
- 桃檢辦理111年度績優榮譽觀護人表揚典禮 暨「午後彌撒」修復式司法電影欣賞會
- 心靈補給站-微養心衛教系列講座
活動專區
-
謝謝你,讓我看見希望的日光-桃檢辦理觀護佐理員教育訓練
桃園地檢署為提昇觀護佐理員之專業知能,並充實觀護佐理員因應多元社會勞動案件類型之處理能力,特於112年4月28日假社會勞動執行機構-社團法人台灣日光全人發展協會(下稱日光之家),辦理「觀護佐理員社會勞動業務教育訓練」。本次訓練課程之安排,以增進個案處理之實務經驗及社會勞動相關法規之運用為主軸,除邀請嫻熟社會勞動法規的執行檢察官楊挺宏擔任授課講師外,並安排參訪日光之家,以增進處理有毒品前科之社會勞動個案之執行效能,此次的參訪,不僅讓觀護佐理員藉此拓展視野外,同時也對於有毒品前科之社會勞動人的執行方法有了更進一步的體認。 日光之家位於桃園龍潭,是致力於戒毒工作之公益團體,本次參訪,由陳健榮牧師擔任講座,介紹日光之家源起,並深入講解毒品更生人之生命重建、就業輔導及復歸社會之各項機構內技能及適應能力之訓練內容,及如何讓毒品更生人能打破過去的自己,達到真正「重生」的生命歷程。其中的故事分享-日光之家行銷專管人員「小慧」,從13歲接觸毒品長達23年,在施用毒品的時候「雖然有呼吸,但卻失去靈魂。」,因毒品,造成家人及自身極大的痛苦,最後在日光之家的幫助下,才重新看到生命的曙光,與家人修復關係,協助尋回自我價值,脫離毒品,本次參訪除現場實地觀摩外,並與機構同仁進行經驗分享及意見交流,相互討論學習,與會佐理員咸感獲益良多。日光之家對於檢察長的親自到訪,聆聽機構的意見並鼓勵戒毒中的更生人,深受感動。 俞秀端檢察長除了肯定社會勞動制度自九十八年九月起實施迄今的豐碩成果外,也讚許在社會勞動業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觀護佐理員的努力,期勉全體佐理員們積極進修、充實自我,執行業務時能以堅定的原則、溫和的態度,將遵法守紀的法治觀念及柔性司法的溫暖,逐步沁入每位勞動人的心中,對於有施用毒品前科之社會勞動人除了接納以外,更需要正確的方法與策略,才能有效的協助,讓勞動人找到復歸社會回家的路。
-
桃檢辦理111年度績優榮譽觀護人表揚典禮 暨「午後彌撒」修復式司法電影欣賞會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為表揚推動司法保護績優之榮譽觀護人,特於112年3月23日下午14:30假1樓法治教育中心,舉辦111年度績優榮譽觀護人表揚典禮,111年度績優榮譽觀護人獲奬人數共有78人,包括:榮獲法務部表揚計有簡大程等6人,高等檢署表揚計有鍾香貴等11人,地方檢察署表揚計有劉得宴等61人,檢察長俞秀端親自頒獎,對獲獎的績優榮譽觀護人致上最高之敬意,並於典禮後舉辦112年度首場榮觀訓練課程-修復式司法電影欣賞,邀請全體獲獎榮譽觀護人,共同欣賞榮獲美國獨立精神獎勞勃阿特曼獎的電影「午後彌撒」。 檢察長俞秀端於致詞時表示:每一位得獎人,都把「助人最樂、服務最榮」的志工精神發揚光大,看了大家的服務事蹟,非常感動,榮譽觀護人簡大程全年輔導受保護管束15人,服務時數高達775小時,榮譽觀護人高全發幫助在疫情期間生計受到影響的受保護管束人,在社團群組及社區平台販賣豬肉商品,協助受保護管束人渡過難關,全體榮譽觀護人全年度協助輔導受保護管束476人,服務時數高達9,067小時,感謝榮譽觀護人對受保護管束人的陪伴、付出及無私地關懷,透過大家的努力,讓更多陽光照耀到受保護管束人的生命,為社會創造「善的循環」。 修復式司法電影欣賞—「午後彌撒」,是一部劇情描述一場校園槍擊事件爆發多年後,由加、被害人之父母四人首度會面,希望透過具修復式司法形式的對話,能讓彼此試圖向前邁進,同時設法修復這場徹底撕裂他們人生的慘痛悲劇,透過影片賞析讓榮譽觀護人更深入了解到,修復式司法是提供一個安全、平等、尊重、保密的對話平台,讓事件當事人及受影響的人共同討論要如何修補傷害。所賦予「司法」新意涵,即在尋求真相、道歉、撫慰、負責與復原中伸張正義。第一場的訓練課程,讓榮觀感受了豐富的心靈饗宴,接下來,桃園地檢將於3月24、25連續兩日舉辦六場次的榮觀充電之旅,課程內容理論實務兼具,精彩可期。
-
心靈補給站-微養心衛教系列講座
桃園地檢讓等候的時光變美好 每個上班日的早上8點30分,準時打開桃園地檢署二樓觀護報到處的大門時,外頭早已有十多位當事人在等候,大家魚貫入內,抽取號碼牌等待報到。有人面無表情地毗鄰而坐低頭填寫資料或滑著手機,有人則焦急地望著牆上時鐘或螢幕的燈號,想把積累在心中的焦慮、困難、擔心的事,希望能早點進入談話室,與觀護人會談。這看似井然有序,但微微透露出的忙碌、緊張與焦慮感,這就是桃園地檢觀護人室報到處的日常。 假釋、緩刑等受保護管束之人,應定期向觀護人報到,為了防止再犯,觀護人需要從旁監督與導引,評估其狀況,若遇有心理層面需求者,轉介給心處師輔導,除了透過觀護人轉介外,更期待能協助個案提昇自我覺察的能力,在發覺有心理諮商的需求時,能主動求助,冀望以多元方式來協助個案復歸社會。桃園地檢署觀護人室自3月起隆重推出「心靈補給站-微養心衛教系列講座」,由臨床心理師及諮商心理師主動出擊,不定期於觀護報到處,以簡短、有趣的方式與等待報到的個案進行交流,讓個案自等候開始即建立「安定心緒的力量」。 首場於3月16日重磅登場,主題是「#慢慢來比較快#持之以恆」,臨床心理師林玉婷以「規劃謬誤」(planning fallacy)的心理學微知識開講,提醒通常人們在訂人生目標時會過度樂觀,容易高估自己完成的速度,建議大家預留更多的時間去達成,林心理師分享生動活潑的有趣案例,現場等候的個案都被這樣淺顯易懂的內容吸引,原本低頭滑手機,但忍不住紛紛抬頭豎起耳朵聆聽,報到處的新體驗,讓以往枯燥的等候不一樣了,不再只是忙碌、緊張與焦慮,因為有人暖心陪伴,整個報到處顯得充滿生氣。 檢察長俞秀端表示:「司法保護」是以關懷他人為出發點,不僅是一種「愛人愛己」、「利己利他」的互惠表現,同時也是一種兼具治標又治本的司法犯罪預防策略,所謂「沒有關懷就沒有溫暖」,柔性司法的具體實現,就是強調以關懷、人性及同理心態度來處理司法作為,淡化傳統剛性司法的威嚴與敬肅,受保護管束人時常會遇到各種煩惱及擔心,除了要面對社會適應問題,還要處理自我心理、生理、家庭及人際關係,請記得您們並不孤單,觀護人室團隊都會陪您一起度過返家復歸的適應期。